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 (第3/5页)
接触一段时间后,吕师周发现,其实马希振这个人也没外界传说的那么不堪。他钻研诗词歌赋,与文人饮宴、唱和,其实都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
他是嫡长子,但这个身份并没有什么用,他父亲宠幸袁氏。
袁氏所生之子马希声今年已经十三岁了,听闻颇受马帅喜爱,有栽培一番后,继承大位的想法。
马希振虽被任命为静江军节度使,但手底下的官员、军将都是马帅的人,他没有能力笼络,也不敢笼络,于是就表现得喜爱文学,不结交将官了。
吕师周对此有些看不起。
性子偏软了。人死鸟朝天,就该搏一搏,万一成功了呢?
每每想到此处,吕师周都恨不得自己是马殷的儿子,当上了静江军节度使,然后在老子归天的时候,举兵北上奔丧。
当然,也就是想想罢了,现在他有更棘手的问题要处理。
“都头,衙内去别院了,不在城里。”亲将走了过来,低声说道。
吕师周在亲兵的协助下解了衣甲,问道:“去做什么了?”
“听说昔年有措大贬谪桂州,还写了什么诗,衙内找人刻石纪念,又与一帮措大互相唱和,估计明天才能回来了。”亲将说道。
吕师周莞尔一笑。
他是懂一些文墨的,少时也读过几本书。后来觉得实在不合自己性子,便外出当游侠,直到父亲跟着吴王发迹为止。
五管这个地方,文风不盛,这是事实。但有时候也会迎来一些顶级文人,因为这是个贬官的好地方。
张说曾流放钦州,写下了《岭南送使》、《南中别陈七李十》等诗。
沉全期流放安南,路过邕、容时,曾有《入鬼门关》。
宋之问有《发藤州》,戴叔伦、柳宗元、李德裕等人亦有诗作——这些满级大老降临五管,多多少少带动了地方上文化事业的发展,令五管这种蛮荒之地慢慢变得像传统汉地。
“都头,要不要?”亲将催问了一句。
吕师周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问道:“军中情形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