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临别谈话 (第2/5页)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张归霸之女是自己的儿媳,嫁给了三郎邵勉仁。其人又是梁军降人的重要成员,故邵树德不介意给予哀荣。
五月初一,朔望大朝会在金台殿举行,结束后廊下赐宴,然后大伙收拾行李,随驾回返东都。
临行之前邵树德召来了北京留守、北平尹封衡谈话。
“还驾东都之后,朕也不知还会不会来北都。”邵树德说道:“封卿为北京留守,可知接下来重点是什么?”
年纪大了,过一年算一年,不再像年轻那会什么事都笃定无比。说起来有些悲凉,但这就是人生。
“移民、兴农、修路、教化、贸易。”封衡胸有成竹地说道。
“展开来讲一下。”邵树德微微颔首,道。
“幽州蕃部,尚有一些须收尾。北平诸县原有百姓,再迁移五千户至湖北道,代之以关西移民。”封衡说道。
“朕在幽州,尚有动乱。朕离开之后,或有更多人跳出来。封卿手段要柔和一些,别太生硬。”邵树德说道:“当然,若有人作乱,即刻联系驻军,厉行镇压。继续说吧。”
幽州的移民,其实也进入到尾声了,最多再持续三年,差不多就会稳定下来。到了那时,原幽州镇诸州也将成为大夏的核心基本盘——所谓基本盘,核心在于人,邵树德早早把握住了这个关键。
“三茬轮作制会深入推广,配套之牲畜、农具以及足够的农学生,臣已多方联络,可陆续解决。”
“很好。”邵树德点评了一句:“农牧并举之策,其意义并不在于农业,你能认识到其重要性,很好。”
三茬轮作制带来的农业可持续性增产,固然让人欣喜。但除此之外所带来的商业、手工业的繁荣,同样让邵树德很重视。
皮革、牛筋、牛角、毛布、奶制品、烈酒等等,这是一连串的产业,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它们的存在,将给北方农民带来大量的现金收入,其意义非同小可。
古来盛时,农民家里或许有足够的粮食,比如开元、天宝年间,耕作三年便有一年积蓄,谓之盛世。但农民们获取现金的渠道还是很少,生活提升到一定程度后,便上不去了,好像有条天堑横在那里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