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议帅 (第4/5页)
这种跋扈的话,古往今来有臣子、军将敢当上位者的面讲吗?
觉得不错才保,那么如果得不到他们认可呢?还保不保?
杨行密之子杨握继位时也才二十岁,到现在都无事,不挺好的么?即便有人叛乱造反,囚杀杨握,淮南将士们多半也会站出来指责作乱的人,并将其诛杀的吧?总不至于作壁上观吧?
“其实经过圣人多年整顿风气,加上老人退伍,武学生大量走入军中,已经好很多了。铁骑军将士当年讲的那番话,现在应该没人会说了。”胡真道:“比起十来年前,风气至少好了三成以上。”
邵慎立下意识点了点头,但还是难以释怀。
没有当年那么跋扈了,但还是很不给面子啊。
似是看出邵慎立内心的想法,胡真笑了笑,道:“面子是靠自己拿本事来挣的,赵王、秦王就很明白这点。”
说罢,便走了。
胡枢密这话也很跋扈啊!邵慎立心中微恼。
不过他也知道,面子确实要靠自己挣。
邵慎立抬头看了看正在领赏赐的武夫们,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又起来了:要是有朝一日,我也能得到将士们发自内心的爱戴就好了。
征淮南之战,若能参与便好了!
******
“朕现在满腹心思都在西域,讨平淮南之战,以何人为帅适宜?”上阳宫洞玄堂内,邵树德问道。
在他面前的是中书侍郎宋乐、陈诚,以及南衙两位枢密使朱叔宗、李唐宾。
李唐宾闻言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他都闲得蛋疼了,但圣人不给机会,有些事情还是别自取其辱了,没意思。
“陛下,秦王可为帅。”朱叔宗直截了当地说道。
女儿怀孕后,朱叔宗心情大好,没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朝野内外都知道他是太子的岳父,自动把他划入太子一系,遮掩了给谁看?谁信你啊?
邵树德嗯了一声,又看向宋乐、陈诚二人。
“陛下,臣亦荐秦王为帅。”宋乐没有犹豫,说道。
其实,从观感上来说,他不太喜欢秦王,因为武夫做派太浓了。
但他更担心国家不稳,于是只能放下私心,推荐秦王。
“陈侍郎呢?”邵树德问道。
“陛下,秦王谙熟军略,善于用人,屡战屡胜,可为帅。”陈诚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