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口与土地 (第4/5页)
地里忙活的农人其实不多。
京兆府本有一百多万人,在分割出了耀州、乾州,朝廷也搬到洛阳之后,几乎少掉了一半以上,再加上长期的对外移民,如今的京兆府只辖长安、万年、蓝田、咸阳等十县,户口已不足八十万。
但这个人口数字,依然让邵树德觉得有些密集。
方才在召见杨握一行人之前,他与伴驾的南衙枢密承旨李忠谈过,得知升州四县战事极为激烈,最臭最硬的淮南武夫聚集在那里,死不投降。考虑到升州本就没多少人口,又先后经历了孙儒、冯弘铎、田覠三场战争,这次再打,人毛都不剩一根了。
一片空地,邵树德最喜欢了。
没有复杂的利益纠葛,没有过多的产权纠纷,无需拆毁改建什么东西,一张白纸好作画,正是兴建南都的良机。
至于所需的人口,当以关西移民为主,河北、河南移民为辅,另外可以从邻近的润州、扬州等地抽调部分人口,成为第一批南京百姓。
这样的好处是朝廷占有了大量资源,既可以卖钱,也可以慢慢赏赐给有功之臣,精打细算的话,可以用很久了。
“平卢军还剩多少人?”邵树德走进田间,弯下腰来,仔细看着地里的牧草,随口问道。
“还剩一万四千余。”李忠答道。
“主要伤亡在何处?”
“攻濠州折损了数千人马,副使高思纶中流失负伤,恐不太行了。都游奕使李存孝染病,不良于行。”李忠说道:“目前该部转攻盱眙。秦王令其担任警戒,督促淮南降兵及河南道土团乡夫主攻。”
“二郎倒是知机。”邵树德笑道。
其实,最开始他没教过儿子如何判断一支军队的士气状态,是他通过自己长期的观察以及与武夫的接触琢磨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