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旧人、新人 (第4/5页)
底线都是一步步拉低的,圣人谓之“切香肠”。
“军粮、器械都检查了吗?”李存勖不再看那帮野人对朱瑾顶礼膜拜的样子,问道。
“准备好了,还差一批箭失,要到丰州去领。”亲将答道。
“那就好。”李存勖点了点头,心中火焰涌起,颇有大干一番的冲动。
他们刚刚接到命令,三日后北上阴山,汇合鸊鹈泉、可敦城的蕃兵及部分丰、胜二州府兵,总计四万人上下,一人双马,北上袭扰鞑靼诸部。
听闻这是一项长期的军事行动。今年已经是第二次还是第三次北上了,整体战略是依托关北道、关内道这两大后勤基地,对鞑靼人展开接连不断的打击。
找到牧场就打!
找不到牧场的话,他妈的给我继续找,找到了再打!
通过这种消耗战,让鞑靼人吃不消,然后南下投降,断回鹘人一臂。
这种战法其实非常符合李存勖的胃口。
他就喜欢带着轻捷彪悍的部队,不要后勤,以战养战,杀得贼人屁滚尿流。
“开饭了!”朔方县民夫抬着煮好的肉汤、蒸好的胡饼走了过来。
人很多,准备的饭食也很多。
队伍后面还有马车拉着李、枣、杏等果子。这是西北特产,夏州这一片尤其盛产各类水果,吃过的都说好。
“朝廷对武夫们,可真是没得说。”李存勖哈哈一笑,道:“吃!吃完了好好操练!”
岳父对我的期待那么大,可不能马虎了。朱瑾这婢养的,给我看好了!
******
邵树德在三十年前的婚礼“青庐”内批阅着中书送来的奏折。
江南局势已定,降兵正在整训操演,官员正在甄别任用,关西、河南也选派了一部分将吏南下接收,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江宁府宫城也进入了选址设计阶段。魏王邵勉仁头上多了个“修宫阙制置使”的头衔。不过这是长期规划,并不会急于一时。
以上都是好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