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分红 (第4/5页)
“陛下,安南商社靠哪些物事赚钱?”月理朵虽然下意识想远离邵树德,但听到这种事情,又停了下来,好奇地问道。
邵树德早注意到了她的小动作。心中暗哂,这女人你说她蠢吧,其实精明得很,军国大事,往往能给出自己的意见,且非常靠谱。但你若说她聪明吧,在听到这些有关治理国家的事情时,又情不自禁想参与,以至于连自身安危都忘了。
“你在朕身边服侍,当听过爱州叛乱吧?”邵树德问道。
“听过。”月理朵点了点头。
“爱州其实不错了,编户之民近一万户,而今广种胡椒。驩州的编户之民也不少,又有金银、象牙、犀角、沉香。”邵树德说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商品都是中原所急需的,只要运过来,没有卖不掉的道理。”邵树德说道:“朕本还想晚几年再建安南商社,但此乱一起,便觉得不能拖延了。今年就算了,明年好好议一议,彷渤海商社章程,该怎么弄就怎么弄,尽快把那些土豪、世家拉进来。稳住他们,安南就妥了。朕有预感,这个安南商社会比渤海商社更赚钱。”
“那要扩建船队吧?”月理朵问道。
“自然是要了。”邵树德点了点头。
他其实想好了,这次平定叛乱后,安南的行政区划会重新调整一番。
首先便是把武安州罢废掉。
这是个正州,但却是双州名,在唐代比较少见。天宝年间玄宗耍个性,把全国的州都变为郡,武安州当时叫武曲郡,辖两县,即武安、临江二县,大致范围在后世越南海防、鸿基一带。
有唐一带,罢废过不止一次,每次都是因为动乱。
这两个县在天宝年间只有四百户,非常可笑。但这就是现实,因为当地绝大多数人口都掌握在部落、豪强手里,早期很可能是羁縻性质。
如今武安州编户之民大概有了千余户,绝大多数住在驿站、城池附近,因为唐代官员去安南上任,一般是在广州坐船,登陆武安州,再经陆路前往交州——从唐人流放官员的诗歌中便能看出。
这千余户百姓,多半就是为这条驿道服务的。驿道、城池之外,其实都是平原、沼泽、森林,居住着众多的蛮俚部落。
历史上越南独立建国后,也曾征讨过这些部落,并将他们向北驱赶。而北方也有中原部落南下,最后在越北山区融合。
邵树德隐约记得,21世纪的越北山区,即便在越南也是极其贫穷的地方,越南人似乎称居住在当地的人为“苗族”,当地人说的土语,中国境内的苗族甚至能听懂个大概。
可见这些人与安南土人也不是一路的,撑死了是亲戚关系,正好拿他们开刀。
武安州所辖两县,宜与长州四县合并,新置一州,大力编户齐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