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好友 (第3/5页)
但时代变哩。
战争红利期结束,高速扩张也是过去式了,整体产能过剩,他徒弟这一代面临着很严重的生计问题。
而冶铁、制铁又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行业,因为其产品太过沉重,长途运输较为麻烦,不如就近打制。
河阳、洛阳这一片,是没什么办法了。要想有活路,只能向外闯。去那些未充分开发过的地方,去那些技术水平落后的地方,去那些对人才如饥似渴的地方。
辽东,这些年不少人过去了。
有人写信回来,意思大概是“人傻、钱多、速来”。
其实可以理解,当地一直处于人口流入状态,对各种铁制品的需求量极大,而相关人才又较为贵乏。当地渤海铁匠一个个富得流油,忙都忙不过来,汉人铁匠去了,还有语言优势,自然更加滋润了。
云南,也有些人去了,不过褒贬不一。
有人在昆州,说当地气候宜人,生意好做。
有人则病倒甚至病死了,再无音讯。
这种情况就让人很迷惑,劝退了不少人。
再加上对传说中的瘴疠之地恐惧,无形之中,去的人又少了一波——他们宁愿遇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敌人,也不愿面对未知的风险。
西域,似乎是一个新去处。
不是人人谈之色变的瘴疠之地,顶多吃沙子罢了,但这是可以忍受的。唯一的顾虑在于安全环境太差,让人举棋不定,下不了最后的决心。
“你好好想想吧。”见朱三沉思,周二起身道:“把军器拿来我看看,若合格,这便交割了。”
******
“亡命山泽,挟藏军器,苟且偷生,自弃何多!”
“许尔陈首,可免死罪,三日不首,复罪如初!”
江南的草泽山岭之中,神武军将士们大声呼喝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