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缓冲区 (第2/5页)
岁月可真是不饶人啊。还好他长大了,可以为父亲分担一点压力。
“七郎一去牂州三年,历练出来了。”邵树德坐在龙椅上,看着一脸风霜之色的儿子,说道。
说完,还看向朱叔宗、赵光逢二人。
“殿下越来越像个武夫了。”朱叔宗笑道。
武夫是什么形象?性格、爱好或许不尽相同,但一定不是细皮嫩肉的,一定不是英俊的。
常年在艰苦的环境中风餐露宿,人就帅不起来,潇洒不起来。
雨雪风霜会仔细凋琢武夫的面庞,风沙烈日会打磨武夫的皮肤,手掌一定是粗糙的,有时候还会布满裂口。
军营之内,不存在翩翩佳公子,有的只是臭烘烘的粗糙军汉。
朱叔宗只扫了一眼,就知道七皇子是货真价实的武夫,那份特质太鲜明了,隔着十几步都能闻到味。
“殿下治牂三年,施政之处可圈可点。”赵光逢也赞了一句。
“赵卿就不要给七郎戴高帽了。”邵树德哈哈大笑,道:“朕可是听闻,七郎在牂州就是个甩手掌柜,专事改土归流,打打杀杀。抚民方面,可没有太多建树。”
“陛下,臣闻治理地方,首要在于‘得人’。”赵光逢说道:“殿下慧眼识英才,提拔有才之人,便是得了理政之要。”
“赵卿说话还是这么滑头。”邵树德又笑,然后招了招手,道:“七郎坐近点,让阿爷好好看看。”
“是。”邵慎立坐到了邵树德下首的一张椅子上,抬头看着父亲。
“很不错,有邵家郎的几分气度了。”邵树德说道:“七郎可知为父为何让你去当牂州刺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