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5689.org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屋 > 晚唐浮生 > 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结束)(第4/5页)

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结束) (第4/5页)

七月二十一,邵树德启程离开富平,向延州方向进发,铁林军大队亦跟着一起行动。封氏一家也将搬迁到夏州,这个李侃的庄子,算是物归原主。

邵树德没有骑马,而是和封氏姐妹一起坐在马车内。原因也很简单,小封(封都)怀孕了。诸将闻讯,纷纷贺喜,大王从赴援河东开始,五年里打了四年仗,有子嗣真的不容易。唯一一个不开心的可能就是折嗣裕了,他妹妹才是大王正妻,结果事情搞成这样,实在憋气。

坐在马车里,邵树德抽空研究了下夏绥四州的财政问题。

按照国朝制度,天下各州县包括藩镇在内都要实行两税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藩镇渐渐“违法聚敛”,操作起来大走其样,甚至根本没有执行。朝廷一看这样不行,必须加以整顿,尤其是那些不听话的藩镇。

两税法实施那会,天下藩镇大体上可分为河朔割据型、中原防遏型、边疆御边型、东南财源型四种。河朔逆藩与朝廷之间关系很差,不申户口,屡屡相抗,不过经过几番讨伐之后,最后基本都顺服了,推行了两税法,向朝廷纳税。

河朔三镇都这样了,作为神策军系的京西北八镇,自然不可能例外。不过作为边疆防御型藩镇,京西北八镇本来就入不敷出,全靠中央补贴钱粮,因此他们所谓的财政数据也就仅仅是给朝廷看看罢了,基本不解送贡赋,而且还需要朝廷额外调拨。

夏绥四州的赋役征收,按照正常状态来说,主要是地税、户税、榷税这三大类。中和二年,邵树德在外征战,镇内税收惯性按照以前的方式征收,数据不全。唯有宋乐在绥州大力整理资料,给自己发了一份摘要过来。

绥州赋税,目前是按照七千余户的基数来征收的,这几年的新移民及新编成的户(比如军士们)并未纳入课税范围。根据朝廷两税法的规矩,目前平均一户年缴纳粟米三斛、绢两匹半、钱280文,理论上可收两万多斛粟米、一万八千多匹绢、两千六百多缗钱。

这点钱,差不多也就刚刚够养州兵,可能还差一些,又怎么可能养那么多虎狼般的军士?而且,对农民们来说,这负担也太“轻”了一点,必须加征!加征的部分主要在粮食,比例则不定。因为夏绥的财税制度和朝廷一样,原则是量出为入,即需要花多少钱才收多少税,但总体而言,一个五六口人的家庭,耕三十亩地,一年在三斛地税的基础上,加征十斛都很正常。这样他们全家也就剩下17-18斛粮食的样子,离正常建康生活需要的22-24斛粮还有点差距,不得不吃糠咽菜弥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最新小说: 女配在综艺怼男人后爆红了 笨蛋大小姐,但万人迷 我的金手指是召唤华夏神 快穿之炮灰只想挣钱苟活 要不你还是把我叉了吧 让你入赘76号,你都升主任了? 七十年代逃婚美人不逃了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抗战:这群溃军太猛辣! 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秘方 陛下养猫日常 开局一座公寓:在末日当包租婆/我,包租婆,坐拥一座城 我,恶女,只想造反 成婚后被太子觊觎了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成为年代文大佬的病弱妻子 太子夺妻,竟是美强惨忠犬 咸鱼被迫考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