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月 (第4/5页)
这种情况固然带来了统治的稳固,但在需要分摊地方建设成本的时候,就感受到坏处了。
只能慢慢来了,炭渣铺路,弄好一段是一段。
陆路驿道,其重要性不比黄河水运小。更别提黄河每年还有封冻期呢,这时节才刚刚开始化冻,之前可不就只能靠驿道了么?
吃完乳渣后,李四回到了前院,又去马厩看了看。
西域胡商的驼马全寄养在这里。
货物以绢帛为主,听闻是在灵州买的,那里已经成了南方绢帛的集散中心。
江陵府仙文绫、镜花绫、丝葛,魏州白绵绸、瑞绫、独窠绫,扬州“蕃客锦袍”、锦被、半臂锦,抚州葛布,洋州紫贮布、龟子绫,益州单丝罗、紫高布衫段,巴南连头獠布等。
太多了,大唐各方镇的丝织品都有,博览会看来确实不是白办的。
各地战火纷飞,胡商也不敢走远,能在灵州买到,自然一切安好。反正这玩意运回去利润奇高,进价贵一点也没那么在意。
李四是真心希望博览会能继续办下去的,最好月月开,天天开。
来往商旅的增多,不但幕府可以课税,对他们驿站来说,生意也能更加红火。
打仗?那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如果真要打,去别的方镇打好了,不要影响到朔方,不要影响到他的生意。
灵武郡王励精图治十年,才搞出来如今这么一副局面,谁敢破坏,那真是人人喊打了。
门外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驿卒冲出门去,交涉几句后,领了一名背插认旗的信使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