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5689.org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屋 > 晚唐浮生 > 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2/5页)

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 (第2/5页)

“云阳令年老致仕,调昭应令接替,同官令调任昭应令。渭南令,今年我要安排个人。”邵树德又道。

李劭过世,追赠霍国公,按制其子弟是有荫补名额的,就着落在此处了。

骆全灌自然连连应是。

反正头大的是南衙朝官。这么多官员的仕途调任、升迁、贬谪体系被军头蛮子强行插手打乱,你们自己内部去吵吧。实在不行,到外镇去当官,比如岭南西道,陪陪孙揆。

渭南县再往东,就是华州、虢州、陕州,直抵河南府。华州南下,可至商州,路再一分为二,一路向东至邓州,一路向南至均州。

“还有一事。”邵树德想了想,道:“每年科考只取三十人,是不是少了?”

这个“三十人”指的是进士,但即便算上其他诸科,数目也不多,以至于竞争极为惨烈。

在国朝早些时候,一年甚至只取十余进士,实在过分,以至于官位被荫补官之类大量占据。真正进士出身的官员,大概只占一成多,两成不到,虽然他们前途非常远大,一般都身居高位。

“这……”骆全灌有些意味不明,灵武郡王这是要做甚?

邵树德沉吟了一会。事实上这是他临时起意,想让朝廷“扩招”。

考进士的资格,一般有三大来源。其一是国学体系下的生徒,即国子监“中央六学”(东、西二都都有,但洛阳的已废)、门下省“弘文馆”、东宫“崇文馆”的学生,多为权贵门阀子弟;其二是各州县经学学生,但也不是人人能考,有名额,需要选拔。这两类统称为“官学”生徒。

还有第三类,即非官学学生。需要测验学力,通过县级考试,由县尉举荐,到州里参加第二次考试,合格者持“解状”入京。

邵树德治下各镇,砸了不少钱办州县经学,学生爆满,甚至是国朝规定数目的两倍以上,他需要给这些学生一个出路。

三十个进士名额,外加明算、名经之类的杂科,太少了,不够!

河西、陇右很多蕃人部落酋豪子弟,被他好说歹说弄入官学,学成后不能做官,纳入体制管理,这怎么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最新小说: 女配在综艺怼男人后爆红了 笨蛋大小姐,但万人迷 我的金手指是召唤华夏神 快穿之炮灰只想挣钱苟活 要不你还是把我叉了吧 让你入赘76号,你都升主任了? 七十年代逃婚美人不逃了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抗战:这群溃军太猛辣! 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秘方 陛下养猫日常 开局一座公寓:在末日当包租婆/我,包租婆,坐拥一座城 我,恶女,只想造反 成婚后被太子觊觎了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成为年代文大佬的病弱妻子 太子夺妻,竟是美强惨忠犬 咸鱼被迫考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