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善后与学生 (第4/5页)
李唐宾指挥各路兵马打得也很顺手。
他不玩任何花活,就十万大军横推过去。粮草不足的话就停下来等一等,非得军中足支三月时再进兵,打得非常保守。
素以奇计百出着称的刘鄩,面对夏军这种毫无花巧的打法无计可施。而且他们根本不顾惜人命,四处抓淄州民人充当先导攻拔城寨,一月间连克长山、高苑、邹平三县,并在野战中击退青州将张居厚,保证了侧翼安全,随后进围淄州。
齐人灰心丧气之下,称呼李唐宾为“李泰岳”,形容其用兵之朴实厚重。
邵树德很期待齐人还能玩出什么花样。如果无解的话,那么齐镇的失败将无可避免。
******
七月初一,邵树德返回了清暑宫,并在此接见了新一批学生。
武学已经两年没开新学校了,今年年初开办了梁县武学及汝州武学,各自招收了一些学生。
今年一共二百多名武学生毕业。其中,夏州、灵州、兰州各50人,同州32人,凉州30人,金州武学毕业了第一批24人,延州武学的第一批学生进入最后一年的学习。
迄今为止,诸州武学一共向部队输送了累计1001名武学生,天雄军除高层外,几乎已经完全武学化,从最基层的队副、队正,到中层的副将、十将,清一色的武学生。
如果说自己故去后,哪一支部队最适合让儿子派出去出征的话,那么一定是天雄军。他们跟着大将反叛的可能性最低,最忠于皇室——当然这也要看新君的水平了,邵树德甚至都想把儿子送到武学读书了,但因为太过骇人听闻,遂作罢。
今天到场的学生一共24人,是邵树德特意抽调来的金州武学的首届毕业生。
严格来说,他们还没完全毕业,只不过进入了最后一年实习期,习惯上都认为他们毕业了罢了。
“邵知贤、邵知学,好好干,立功受奖,封妻荫子,正当时也。”邵树德拍了拍两名学生的肩膀,赐下佩剑。
邵知贤、邵知学二人是房州人,听闻是流放房州的官员后裔,少有勇力,但家道中落,一贫如洗。大顺五年,昭信军节度使李延龄巡视地方,发现了兄弟俩天赋异禀,遂推荐他们入了金州武学。因为连个正儿八经的名字都没有,邵树德在审阅入学名单时便给他俩赐了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