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梳子 (第3/5页)
从战斗的过程可以看得出来,守御外围据点的兵很少,亦非精锐。偶有交战,也是浅尝辄止,很快逃窜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晋人应该是以云州这座雄城为据点死守了。他们摆出了一副被动挨打的架势,面子也不要了,是非常少见的。
但这也和夏、晋双方的实力对比有关。李克用再傲气,也不会拿军国大事开玩笑。人又不傻,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式。
如今唯一的悬念,就是晋人会不会派兵北上救援了。
他们有三条路线,第一条是出宁武关,第二条是出石门关,第三条是出雁门关,兵锋全部对着朔州。
出关作战就有被歼灭的危险,进而导致雁门关之类的险隘被突破。不出关的话,云州被围,虽然很难打下,但四周的部落却要被扫荡一空了,而这也是夏军第一次对大同军辖地的部落展开军事行动。
如何抉择,全在刚被任命为代北诸关塞制置使的李嗣源一念之间了。
******
李嗣源此时就在雁门关后的代州城内。
他的本官是涿州刺史,代北诸关塞制置使是临时职务,但对他而言,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他走在了李嗣昭前面,走在了周德威前面,走在了李存孝前面,走在了李承嗣前面——李承嗣已经死了,彻底退出了竞争。
河东中生代将领之中,他已经排名第一。
嗯,此事确实值得庆祝,但严峻的现实也摆在他面前,兵力寡弱,无力与强敌进行决战。
他从涿州带来了三千燕兵,都是他的老底子——其实也不全是燕兵了,很多骨干是当年带过去的晋兵,但他们已在涿州定居,基本上算是燕人了。
忻、代二州州兵五千余,主要用来守关塞了,外加临时征发的土团乡夫协助。他们能力有限,打不了野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