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心思 (第5/5页)
她们都是没入掖庭的女子。
国朝宫人有几个来源,罪官、罪将妻女便是其一。一般官员犯了重罪后,或死,或流配远方,妻女没入掖庭局为奴,由宫教博士管理,学女工、种桑养蚕、做苦役等,上官婉儿母女便曾被没入掖庭。
“圣人还算有分寸,百官之中也未观察到什么刺头。或许他们暂时隐忍了,但无所谓,随他去吧。”邵树德说道。
“殿下,百官还得抓稳了。”张惠拈起一片瓜,塞到邵树德口中,道:“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却绰绰有余。殿下若想场面过得去,就得着意拉拢。另者,朝官之中或有遗才,若能任用,也能造福天下。”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邵树德抓起银酒壶,稍稍晃了晃。
张惠准备的,大概只有三分之一,显然不欲他多饮。
“过几日,我再安排一些官员至畿县看看。宰相朱朴,我看他心有热忱,有匡扶社稷,为黎民百姓造福之志。若能拉拢过来,也是一桩美事。”邵树德说道。
酒壶消失在了雪白的沟壑之中,储氏神色如常,换了个姿势,将头枕在邵树德胸前。
“妾听闻凝碧池畔有契丹酋豪在修亭台,殿下不妨挑一些献上,行俘馘之礼。圣人见了,应该也会满意,有中兴气象嘛。”张惠建议道。
凝碧池就在神都苑内,隋代曰海,国朝改名为凝碧池,其实就是一个湖泊湿地。池外开有十六条渠,又作十六院,每座院门皆临渠。十六渠中最有名的当属龙鳞渠,附近有龙鳞宫,当然此时已是一片废墟。
让官员们走走看看,以及行献俘之礼,其实都是造势的手段,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邵树德的形象。
“女诸葛此策甚妙。”邵树德大赞,右手一伸,将张惠也揽入怀中。
储氏、张氏二人面对着面,也不觉得尴尬。反正在甘汤院时什么尊严都没了,相互之间什么丑态没见过?
“殿下最好再获得几场大胜。”储氏突然说道:“古往今来,没什么比摧破敌军,执其君长问罪于前更让人服气的了。”
“正是。”邵树德将酒壶取出,微有温热,还带着股若有若无的香味。
“诸军陆续汇集徐泗,过些时日,我便亲至前线,会一会杨行密。”邵树德说道,旋又笑道:“不知义兄知道后,会不会趁火打劫。魏博那帮武夫,忍至今日,忍无可忍,怕是也要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