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河东道 (第4/5页)
当然,云州最近,地广人稀,行政区划可能会重新调整。
云州只辖云中一县。新州也是一片荒芜,其属县都是前唐僖宗朝以来慢慢设立的,比如在纳降守捉城置怀安县,比如新置毅州文德县,比如在威塞军置新州永兴县等。
年代很短,基本都是巢乱以后地方将帅请置,朝廷批准产生的。
目前,云州辖云中(今大同)一县;毅州辖文德(今宣化)一县;新州辖永兴(今涿鹿东北)、矾山(今涿鹿东南矾山镇)、怀安(今怀安东)三县--龙门县尚未设立,应在今赤城县龙关镇。
「这些地方,我也算是走了一遍了。老实说,以前便以蕃人为主,这会都跑光了,设那么多州县作甚。」氏叔琮说道。
「氏都将觉得云州如何?」裴冠问道。
「还不错。」氏叔琮说道:「云州左近有羊水、御水、桑干水、白登水等河流,水草丰美。或许不如河南、河北那么能养活人,但也不至于像如今这般差。」
裴冠点了点头,道:「朝廷诸公也是这么看的,或要移民实边。」
从云州到新州,东西五百里的广阔范围内,居然就只有五个县,人口经过多年拉锯作战,也或死或
跑差不多了,实在荒凉,不移民屯垦是不行的,难以恢复边防体系。
按照政事堂最近一次讨论的结果,毅州将被罢废,下辖之文德县划入新州。
云州将仿效之前的策略,在旧军镇的基础上设县。
比如置高柳县,治清塞军(今阳高县南);置天成县,治天成军(今天镇县);置夏昌县,治燕昌城(今大同新荣区东)。
移民来源大体有四部分,一是关中京兆府百姓,二是河陇蕃人,三是蜀中民户,四是中原人口较为密集区域,如宋、曹等州。
移民安置遵循先北后南的方针,即优先填充北边州县,再往南逐步扩展。
之所以如此,还是考虑到军事形势。
云州是雁门关以北最主要的军事重镇,但在云州附近,还有一系列的军事堡垒。
清塞军、横野军、天成军、威塞军、纳降守捉城之类北边的军镇就不谈了。云州以南,还有神堆栅、黄花堆、桑干镇、金城及其周边小堡垒等设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