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红利之二 (第4/5页)
赵匡明更乐了,道:“我家父兄三人经营襄阳,这边是个什么模样,我能不知道。”系
“喝湖涂了。”姚自也大笑道。
“当年的襄州七县,大人百般搜罗,强行迁移,最后也凑不足二十万人。唐邓随郢复等州,更是民生凋敝,人烟稀少。”赵匡明道:“也就均、房二州,地处偏僻,户口尚全。而今襄阳多少人?”
“三四十万总是有的。”姚自说道:“不过却操着外地口音,关中人、河北人、吐蕃人、党项人,甚至还有新来的契丹人。”
“哪里人不打紧。”赵匡明说道:“关键是襄州有生气了,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样。百姓能生活,朝廷能课税,武夫有钱领,这比什么都重要。今岁又破契丹,败渤海,很多人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那还说什么?”
姚自轻轻颔首。
圣人御驾亲征契丹之时,河南、河北、山南等地曾有流言,认为禁军深入不毛之地,数百里转运粮草,所费极多。而契丹全民皆兵,又轻捷迅速,采取诱敌深入之计后,很容易让大夏武夫军馈不继,全军覆灭。
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的,相信的人还真不少。尤其是那些愿意相信的人,更是暗喜不已,满怀期待。系
最后的结果让他们失望了。当露布飞捷的骑士驰往各州时,有人欢呼雀跃,有人澹然以对,有人捶胸顿足,其情其景,当真精彩非凡。
当然,即便到了这时候,还有人不相信,言之凿凿前方已经军败,圣人单骑走免,狼狈不堪。直到大量契丹俘虏被押到北京、东京时,他们才不情不愿地承认,北方最后一个障碍也被清除了。
赵匡明依然记得兄长当时的脸色。
既有遗憾痛惜,又有如释重负,还有点自嘲苦笑。这么多年了,他第一次知道人的表情可以复杂到这种程度。
也是从那时候起,兄长似乎想通了。他不再上赶着为自己寻找一个节度使位置,而是催促自己入朝为官。而朝廷也给出了积极的响应,北衙枢密承旨之职虚位以待。此番北上,他就是去赴任的。
至于荆南镇,兄长似乎也没什么信心经营下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