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咸服 (第4/5页)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被俘的渤海军校是粟特人?”
“这……”
“确实长得差不多,他不张嘴,我以为是唐人。”
长夏商行之内,拓跋思敬听闻有俘馘入城,立刻放下手里的账本,走出了内室,到大门口观看。
商场内的人也停下了商品的挑拣,往门口挤。
圣人在北平好几年了,如今住在这座城市里的,除了关西人外,河南人、河北人、河东人乃至江南人都不少。
作为顶级购物场所,长夏商行能提供市面上难以见到各种特殊商品,绝对是外地人经常出没的地方,此刻站在门口围观的,便有他们。
被押到北平府的渤海俘虏,一般都是有点身份的。除了王室宗亲外,还有一些所谓的“主战派”官员、世家,如南京烈氏、西京李氏、东京康氏、上京大氏、高氏、申氏等。
他们经历了长途跋涉,一路上虽然没受什么虐待、羞辱,但绝对不好过,此刻疲累欲死,蓬头垢面,加之来到了陌生的敌国都城,将要领受未知的命运,故一个个惊惶不定,哀伤不已。
甚至于,一些妇人、小孩都在哀哀哭泣了。
这就是亡国奴的下场,在场的所有人都升起了明悟。
圣人攻灭河南、河北藩镇,手段虽然谈不上多柔和,但绝对是把他们当自己人看待的。若不是,他们便是今年渤海人的下场,也是去年契丹人的下场。
一些河北商徒、士人摇着头,叹息着走开了。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回去之后,也有一笔谈资。家中有些后生,对朝廷颇多怨言,以前懒得管他们,今后再大放厥词,就得扇他们嘴巴了。
乡里一些认识的武夫,军溃之时潜逃。朝廷明明已经下旨赦免他们的罪过,令其各安生业了,偏偏还一副不服气的模样。如果遇到,可以和他们好好说道说道,有些执念,该放下了,没机会的。
前来北平公干的潞州别驾郭崇韬夹杂在人群中,若有所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