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吾心独无主乎 (第4/5页)
张珏问道:“那我们就证实忽必烈杀了杨大渊?”
“证实不了,既无证据,苦主又不认。”李瑕摇了摇头,之后道:“不过,可以放出些风声,争取些舆论。”
“为何没证据?你认为不是忽必烈派人动的手?不可能。”张珏道:“否则还能是谁?”
“我也在想……你看,杨大渊有心投降,但还没定下。在今天,暂时还没影响到我与忽必烈之间的形势。”
“最受影响的是什么?”张珏沉吟道:“万一杨大渊投降,你能给他的权力少了?”
“若是忽必烈为了安抚人心,给了杨家更多的权力,使得杨大渊亲族或部下中有人坚定决心效忠忽必烈到底……”
此时,杨大渊一见你,就已经耽误了他的前程?”
“对!韩城一战时我便注意到了,忽必烈如今正提拔世侯中年轻一辈,以新代旧,掌握世侯兵权。”李瑕道:“我疑惑的是,到底是给了多大好处,能让这人如此果断地动手杀杨大渊。”
“你又给不了,你就是一个郡王,还能给人封官许爵不成?”张珏拿酒杯碰了碰李瑕的水杯,道“打个赌,你觉得谁动的手?”
“我不如你了解杨家形势。”
“那我先猜,若不是忽必烈派人动手,那就是杨大楫。记住,若是忽必烈的人动的手也算我赢。”
李瑕反问道:“杨家这些人,你最不愿与谁对战?”
张珏一愣,放下酒杯沉吟了一会。
“我换一个答案……”
~~
次日。
塞门寨中三军缟素。
杨大楫一夜未睡,已准备接手兄长的兵权。
他久随杨大渊在军中,威望足够,本就是最适合掌兵的人选。
眼下这陕北局势,继续奉行杨大渊留下的“以城攻城”之法,缓缓推进战线,再立些功劳,几年内再谋一个公侯之爵,应该不是难事。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今日并非是他所想的那般,把诸将召集在一起进行推举。
许衡竟是一个一个召见了军中将领,说是问询几句,将诸将的言辞记录给陛下。
这让杨大楫有些失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