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风波 (第3/5页)
窦昭没等她开口,已笑道:“三堂嫂莫非是要我也把淑姐儿的东西还回来?”
窦启俊几个一愣。
窦昭笑道:“你们只看到我送给淑姐儿的东西,却没有看见淑姐儿送的东西。”她说着,长叹了口气,佯作出副后悔的样子道:“年前淑姐儿还送了我一个荷包,我瞧着好看,戴了去给二太夫人请安,回来的时候不知道落哪里了,到今天也没有找到。你可让我拿什么还给淑姐儿啊?”
三堂嫂知道窦昭这是在为女儿解围,喊了声“寿姑”,眼圈一红。
窦昭趁机扶了三堂嫂儿胳膊,示意窦启俊几个带淑姐儿退下去,然后和窦三堂嫂并肩坐在了炕上,诚恳地道:“说起来,这件事我也有责任。要不是我这样惯着淑姐儿,淑姐儿也不会得寸进尺了。可若说淑姐儿因此就养成了不良的习惯,我却不这么看——她为什么不拿别人的东西,单单拿我的东西。可见她心里还是有亲有疏,知道轻重的。”
做父母的,没有不偏心的。
窦昭这话说的妥贴,三堂嫂听着就像大冬天的喝了杯热茶似的,面露感激之色:“我也觉得淑姐儿不是有意的。”
淑姐儿之后,三堂嫂又生了四子窦启远。五子窦启安,哪有时候照顾淑姐儿。
窦昭笑道:“这误会解开就好。不然我这个做姑姑的也难辞其咎。”
话既然说开了,气氛也就好起来。
窦昭和三堂嫂说了半天闲话,这才告辞。
不过事后她却仔细地问了问淑姐儿的月例,知道她不是银子不够用。而是月例一拿到手里就赏了这个赏了那个。手时没有余银,看到什么好东西自己没钱买。就只好拿窦昭的了。窦昭就告诉她怎样使唤丫鬟,怎样储蓄银子,还告诉她怎样开支节源。带了她去田庄里转悠。告诉她怎么管理田庄,淑姐儿后来成了个理财的高手,这当然都是后话。
三堂嫂去了太夫人那里。
她要为自己的女儿正名。
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她感慨道:“……本是窦明惹出来的祸。寿姑却有一句责怪她的话,把错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不愧是谷秋的女儿。流着安香赵氏的血脉。”
二太夫人一句话都没有说,待三堂嫂走后,骂了一句“自做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