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两路进兵 (第3/5页)
五月底,大军抵达弘农,邵勋见到了阔别年余的糜晃。
******
五月底的宜阳道上,马蹄阵阵,旌旗猎猎,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军在河谷内迤逦西行。
稍顷,数名斥候带着十余匹马飞快奔至一简易渡口。
渡口附近有一老二少三名船工,正坐在树下休息。见到信使之时,立刻行动了起来。
两名少年去解系在树上的渡船,老者则上前迎接。
“我要过河,快!”为首一名斥候大喊道。
老者没有废话,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河畔码头,准备撑船。
他来自太原,本就是汾水上的船工。来到云中坞后,得了个好差事,在洛水上摆渡,方便来往人员。
不过这活也干不了多久了。
他下意识看向西边不远处,一座浮桥已横跨南北两岸,渐渐成了云中坞百姓前往洛水北岸的主要途径——随着堡民的日渐增多,坞堡方面已渐渐不满足于在洛阳南岸、渠谷水东西两侧耕作,开始向北岸扩张,今年春播的不少田地就在北岸。
斥候很快上了渡船,其他几人则牵着马匹,驰向西侧的浮桥。
不一会儿,云中坞内就响起了沉闷的钟声。
正在田间地头忙活着的百姓立刻收拾东西,向南岸撤退。
有些人甚至想奔回家里,取了家什再走,不过很快被庄头连打带骂,灰溜溜地跟上大部队,走了。
另有几个庄头组织了百余身强力壮的百姓,拿着长矛、步弓,占据了一处高地,打算阻滞一会——如果真有敌军奔袭过来的话。
经历过乱世的百姓,早就褪去了天真,一个个非常明白这个世道的残酷。
为了耕田方便,现在有部分百姓在田间地头搭了窝棚,农忙时就住在里面——住在坞堡内的话,田地在近处还好说,稍远些的话则较为麻烦,每天不知道要多走多少路。
窝棚内肯定是有财物的,如被服、炊具等等。对这些堡民而言,其实是很重要的财产了,想要带走很正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