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4/5页)
汤媛点点头,“有点事耽搁了,不用等我的。”
“我们两个这顿饭早点晚点没什么意思,不就是等你图个热闹。”杨丽把她安置到位子上,按了按她的肩膀,要她放宽心。
“嗯,”严蕃也坐到了桌旁,“年轻人,有事要忙就去忙,不用在乎我们。”
汤媛笑笑,等着严蕃动了筷子,端起碗,开始吃饭。
吃完饭,杨丽照例切了一盘水果,端到了茶几上,汤媛和严蕃坐在沙发上,讨论明清诗词,严蕃不喜欢明清的诗词,总觉得匠气太重,灵气不足,已有衰颓之势。
“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学形式,唐代诗达顶峰,宋代词瑰丽非常,元朝的曲又是一个巅峰,到了明清,小说方为主流,谁也压不住谁,算是各有特色。老师纠结这些做什么。”汤媛顺着严蕃的话接下去。
“总觉得可惜,诗词歌赋样样瑰奇,现在能探究其中的人,少的多了。”说着,就叹了口气。这仿佛是许多搞国学研究的人的通病,因为知道这些东西精辟,所以总是不忍心让他们被埋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