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朦胧的雾 (第5/5页)
张辅感觉到战争的主动权已经全数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就是自己想打就打,由不得对手;不想打就不打,除非他们愿意拿所剩无几不断消耗的人马来进攻官军的围城工事。
死守。在一座孤城、一座被围死的城里死守有什么用?张辅很容易想到,叛军是在等援军。
锦衣卫已经送来了情报,把湖广的兵力部署报了个大概。武昌有很多军营,是从去年底才开始陆续招募的新丁,人找齐至少是三四个月前的事,也就是几个月前武昌的军队只是一群农夫、流民。这样一股军队,刚刚放下锄头拿起刀枪,应该还比不上卫所中世袭的军户。
张辅多次寻思调整战略部署,现在再次想了一遍。
北路大军虽有许多地方卫所兵,但其中有神机营余部和五军营,乃大明精锐。九江的叛军主力已经困死了,如果这时候调北路军直接进攻武昌,情况会不会有利一些?只要北路军击败武昌的新丁乌合之众,就能捣入建文割据政权的老巢,九江的这帮叛军围住不用管他们死活。
或许事情没那么简单,醴州、岳州还有叛军的水陆大营。武昌如果顶不住,建文政权应该会从这两个大营调兵回援。那么醴州或者岳州空虚,湖广北部的川军等部是否应该趁势从西线南进?
改变方略会让局面变得更为复杂,但想来是利大于弊。弊只有一点:主动进攻武昌,叛军便是以逸待劳,还可以修工事据守要地,与己不利;而围死九江等待,形势就能反过来,北路官军以逸待劳,等待武昌军劳师远来,成围城打援之局……援军一定会来的,不然九江守什么?最要紧的是贼首朱文表也在九江城。</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