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5689.org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屋 > 文豪1978 > 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4/5页)

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 (第4/5页)

陶母皱眉,“做那么多菜干嘛?”

“校刊的人过来要采访朝阳,晚上可能得耽误一会儿,总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陶玉书十分低调的说道。

校刊?

陶母脸上露出讶色。

陶玉书说完不理会母亲的表情,转身出了厨房。

“一个校刊,大惊小怪的!”陶母知道陶玉书刚才就是故意来说给她听的,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嘴上虽嫌弃,可陶母还是忙碌了起来。

那边出了厨房的陶玉书,将管青松、邹仕方两人安排到她和林朝阳的房间,茶水沏好,连烟都给准备好了,根本不管林朝阳这个当事人愿不愿意接受采访。

“玉书……”林朝阳张了张嘴。

正忙碌的陶玉书抬起头看向他,眼睛里只闪着四个字:望夫成龙。

林朝阳默默的闭上了嘴,他看向管青松,满脸大无畏:来吧!

陶玉书欣慰的点了点头。

《燕京大学校刊》虽然只是一份校刊,但若论起办刊历史,恐怕要比国内的绝大多数报纸、杂志都要优秀。

1917年11月16日,《燕京大学校刊》的前身——《燕京大学日刊》诞生,它是由当时的燕大校长蔡元培所倡导创刊的,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史和中国近代报刊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时的《日刊》的主要编辑包括了沈尹默、胡适、陈独秀等诸多大才,而《日刊》里面有个“歌谣选”栏目,主编刘半农,可谓人才济济。

之后由于时局动荡和历史变迁,燕大校刊几度更名,几度停刊,又几度复刊。

1978年,燕大校刊再次复刊,并将刊名定为《燕京大学校刊》。

从五四烽烟、长城烽火,到抗美援朝、社会主义改造、嗡嗡嗡、改革开放……燕大校刊记录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燕大以及中国发展的重大事件,虽然不是那种公开发行的媒体大报,但在全国高校界的影响力是独树一帜的。

校刊的内容也包涵了从学术、文艺、演讲、杂录等多个领域,涵盖了燕大的各个学科领域。

近现代的许多大师名家如约翰·杜威、葛利普、章太炎、蒋梦麟、胡适、鲁迅、稷羡临、冯至等人均曾以多种形式在校刊上发表过文章、言论和学术见解。

现在的林朝阳当然没办法这些大师相提并论,但校刊不仅是刊登大师名家的文章,也会记录燕大普通教职工和学生们的经历和文章。

管青松今天采访林朝阳,主要也是因为他以图书馆管理员的身份在文坛掀起了轩然波澜。

采访是从闲聊开始的,等双方熟悉了一些之后,管青松才抛出了他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最新小说: 我钓鱼佬,怎么成道家天师了 所谓:没落之桥 穿书后,全员被迫追妻火葬场 特工毒妃美又飒高冷王爷宠妻无度 天道崽崽奶呼呼,小手挥万鬼飞 火影:要什么查克拉我只有钢化膜 让你护林,你在哀牢山养金渐层? 酱爆虬龙 749调查组 狐仙的报恩,脱贫攻坚有我出力 冷气候 赘婿就得做这个 ??:?????,?????? ????,?????????? ??:??????? ????,??????? ??26???? ??19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