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 (第2/5页)
刊物发表小说的公开媒体反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父母爱情》刊登在今年1月份的《收获》上,至今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时间。
许多报纸、杂志上已经出现了不少关于这部小说的评论,文学界的总体评价是比较高的。
就比如《十月》上发表的文章《<父母爱情>:岁月长河中的深情守望与生活诗篇》,作者是辽宁文学院的副教授秦保才。
作者本身在文学界和文学评论领域并无多少名声,但他的这篇文章却因为出色的质量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
文章中说:
“《父母爱情》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爱情主题的深刻挖掘与独特诠释。小说并未过分渲染浪漫的邂逅与激情的碰撞,而是以平实的语言、琐碎的生活细节,细腻刻画了父母辈的爱情观——一种基于理解、尊重与共同生活的磨砺所形成的深厚情感纽带。
他们的爱情没有华丽的誓言,却在日常的柴米油盐、子女教育、家庭矛盾中,展现出无比的坚韧与执着。
这种爱情观超越了短暂的激情,呈现出经得起岁月考验的质朴之美,是对现实主义爱情观的有力诠释。
小说通过巧妙的叙事结构与时间跳跃,既展示了父母一生的漫长历程,又突出了关键节点的情感波澜,形成叙事上的张力。
这种平中见奇的叙事手法,使得小说在讲述平凡故事的同时,保持了引人入胜的艺术吸引力。”
《<父母爱情>:岁月长河中的深情守望与生活诗篇》这篇文章对于《父母爱情》的评价不可谓不高,但却赢得了文学界许多人的一致赞同。
文学界对《父母爱情》褒扬不断,同时这部小说也在读者群体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父母爱情》中所刻画的人物是讨喜的,情节流畅自然、轻松幽默、不失深度,同时在价值观上又深切契合当代读者的观念。
它的受欢迎是理所当然的,后世有不少这一类调性的作品广受欢迎,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比如《军歌嘹亮》、比如《金婚》。
这些作品之所以受欢迎,离不开几个原因:现实主义的基调,适当的轻松诙谐加煽情,符合大众价值观。
在如今这个时候,其他这样风格的文艺作品尚未诞生,《父母爱情》的出现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读者们的眼球,让读者们为之耳目一新。
作为《收获》1980年开年第一期刊登的中篇,《父母爱情》的份量自然不言而喻,经过这两个多月的读者和文学界反馈,也证明了这部小说的质量。
而就在前几天,《人民日报》以专稿报道本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提到了林朝阳的另一个笔名“王庆来”。
这自然引起了国内文学界和许多有心读者的注意,更给《父母爱情》的热度添了一把火,让许多本来没有听说和看过这部小说的读者,也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周六这天傍晚,林朝阳和陶玉书两人回陶家吃了顿饭。
对比以前周六晚上的伙食,明显丰盛了不少,连陶母的态度都柔和了起来。
饭后二人回家,陶玉书说起母亲的态度,林朝阳笑言道:“这大概就是距离产生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