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姓名学国学 第191章 北魏孝文帝迁都 (第4/5页)
很难说拓跋恂有意谋反,他只不过是想回到自己的舒适区而已。但对孝文帝来说,这是很打脸的事:连自己的亲儿子都反对改革,他拿什么堵住鲜卑悠悠众口?
所以,只要孝文帝执意改革,拓跋恂的结局就已注定。他很快被废为庶人,不久又以谋反罪被赐死,时年十五,还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
孝文帝改革的目标,是推动国家进步,而不是动摇国之根本,所以他需要想法子把大家的心团结到一起,比如说发动战争,一如当年诸葛亮北伐以聚蜀汉民心。
恰好这一年,南齐高帝萧道成的侄子萧鸾弑杀海陵王萧昭文,篡位自立为帝。
这本是南齐的家事,与北魏无关。但孝文帝果断拍案而起,怒斥萧鸾不忠不义,于是起四路大军兴师问罪。不久,他更是亲率三十万大军气势汹汹渡过淮河。
这一仗雷声大雨点小,孝文帝很快撤兵回到洛阳,继续推行他的汉化改革。
很快,洛阳金墉宫建成,又先后设立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小学。公元495年金秋九月,平城六宫、文武百官全部迁到洛阳。
翌年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同时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以身作则,将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又带头将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等汉族世家之女纳入后宫。
软硬兼施,恩威并济,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终于成功了。北魏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民族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史称孝文帝中兴。
孝文帝本该有更大的作为,但他继承了北魏先帝们的优良传统:少年继承大统,英年早逝。公元499年,他在南征途中病重不治,崩,时年三十三岁。不到十七岁的太子元恪(483年-515年)登基,是为北魏宣武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