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囚犯胡轲 (第4/5页)
即使背对着胡轲,他也因不自觉地颤抖而露出了真我,仿佛是在宣示一种不可言喻的脆弱。
于是,徐允恭下达指示,将这两名壮汉暂时撤退。
训练场的这个情况表明,这个人可能比想象中的更加难以预料。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徐允恭决定与其交涉,就需要保护自己不愿被公开的秘密。
两名强者尽管不知为何在受到对方的简短劝说后选择了退让,但他们仍了解了自己的处境和权力范围。
在命令下达的那一刻,这两位 ** 以恰当的方式致以敬礼,随后恭恭敬敬离开了刑堂,并自觉地将门轻轻带上,确保私下的会面不会外泄。
徐允恭注视着两个下属离开后,才重拾了注意力并靠近胡轲。
以一种威胁的方式凝视着他,他发问:“你怎么得知今天的国公来了诏狱。”
胡轲的话语并未明确提到他知悉,但对于精通政治的徐允恭而言,这句话里隐藏的意思显而易见。
事实上,尽管他对胡轲抱有一份天生的抵触,但对于能够轻而易举让姐夫团团转的家伙徐允恭也曾经做过详尽的研究——这里所说的让朱棣受制,是从一个单一的个人观察和视角出发来描述事件的一面,而非整体情况。
随着对胡轲的认识逐渐加深,徐允恭对于这家伙的好感度越来越低了。
他不习惯胡轲满嘴不知所云的模样,并且在分析了胡轲过往的种种发言后,敏锐地感知到这家伙对皇权以及当时朝廷系统的某种无法掩饰的漠视。
正是这特殊的认知激增,驱使徐允恭更想查明胡轲隐藏于背后的种种危险主张,究竟还有多少未被人知。
这样的调查让他最终成为了解读胡轲最为深入的人物之一,在这一番探寻的过程中,徐允恭不仅揭露了许多隐藏的秘密。
就在这个时候,这位堂堂的锦衣卫指挥使惊讶地发现自己竟被徐允恭的一句轻松言辞所掌控,这让胡轲心中感到一丝庆幸的同时也证实了自己先前那番大胆的猜想得到了确证:当初他在向禅师姚广孝解释关于分封的问题上存在的隐患时,坐守于密室之中监视他们交谈的正是当今权臣、大将军兼司徒——徐达。
这一切本来悄无声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