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提前半天完成任务 (第2/5页)
所以他编写的应用题教材,是最系统化的。
这还不是最重点。
最重点是他所有的解题方式都是经过优化的,是后世五十年的进步和结晶。
这样的“作弊”,刘弘毅认为很有必要。
因为靠他一个人去推广这些优化模式,明显力不从心。
只有变成教材,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科学思维的创新和传递。或许未来世界的大科学家,就隐藏在今后这几年的考生之中。
楚州地区开了这样的先例,刘弘毅可以肯定,今年冬天的高考过后,楚州地区如果成绩突出的话,他们编纂的教材,一定会流传开来。
因为第二次高考,就在1978年的七月份,和第一次高考,相差只有半年。
以目前这个社会的信息传递速度和物流速度来看,明年一样会缺高考的补习资料,尤其是高质量的补习资料,更是奇缺无比。
大了不敢说,这些资料至少会在整个静江省内“爆火”好几年。
加上刘弘毅年轻,精力充沛,记忆力超强,他一个人的工作量,抵得上好几个资深教师。
在亲眼见识到刘弘毅编写的教材之后,不管原先对他是真服气还是假服气的那些老师,都真的服气了!
关键刘弘毅还抽时间去指点了一下政治组,语文组和外语组的编纂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