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大眼界大格局 (第3/5页)
毕竟高中毕业生都能被人称为“小秀才”嘛。
“不过你这个建议更加具有可行性,而且不会引起部分同学的不满。”
对此,刘弘毅表示理解。
好不容易放假了,很多同学都是归心似箭,结果学校却安排他们去厂矿单位考察实习。一口拒绝貌似还不太好,这不都得图个表现吗?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国家安排工作。
你在学校表现好不好,学校给你的评价高不高,可是会直接影响到工作安排的。
就说你留在国家部委发展和去偏远山区当个公社副主任,将来的前程能一样吗?
刘弘毅的建议,是让学生们回各自家乡调研,只需要在下学期返校时提交一份调研报告就行。
两全其美嘛。
刘弘毅这份报告,不但很快在学生会主席团获得了通过,也很快在学校团伙获得了通过,随即就变成了正式的“倡议书”。
是的,这样的考察调研都属于自愿,学校不强迫。
所谓倡议书,仅仅只是为广大学子们提供一个方向。你下学期返校的时候也可以不交调研报告,学校并不会处分你。
不过你响应了学校的倡议,交了调研报告,学校给你的评语自然会加上一条:积极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课余工作。
要是调研报告写得好,引起了学校的重视,那还会有更高的评价。
甚至直接向一些对口的好单位推荐你都有可能。
庆华大学的正式推荐,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