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青出于蓝 (第4/5页)
观察了一下“美人靠”(也叫‘飞来椅’、学名‘鹅颈椅’,是一种下设条凳、上连靠栏的长排木制结构。它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而得名,优雅曼妙曲线设计合乎人体轮廓,靠坐着十分舒适。)和“石雀替”(在宋代称为‘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是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具有缩短梁枋净跨距离、增强梁枋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角度倾斜等功能。其形好似双翼附于柱头两侧,轮廓曲线及其上油漆雕刻极富装饰趣味,为结构与美相结合的产物)。
以及其他石质构件的布局,和利用其阴刻、阳刻手段,雕刻出的花纹所隐藏的警戒阵法。
李伯阳立即肯定,里面哪怕不是放财物的地方,也应该置有重要的物品。
然而靠近一看,辨认出锁门上挂的只是普通的铜锁,顶多掺了一些炼气级别的材料后,李伯阳心中便有些失望。
不过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称手的工具,太高级的锁,自己也对付不了。
只见李伯阳从束腰的绦带中,抽出来之前早就准备好的细金属丝。弯出形状后便开始掏锁。
不只是细丝,他的身上鼓鼓囊囊,为了今晚上的行动,几乎已经是孤注一掷,做出了万全的准备。
这门手艺还是李伯阳跟自家武馆内的一个女武师学的。
当时出于好奇,而这位武师好赌,正好手头紧。
李伯阳就用攒了许久的压岁钱,把这门技术给换了过来。
用女武师的原话说,哪怕武馆倒闭了,靠着这门“手艺”,李伯阳也能吃喝不愁。
少年当然对此嗤之以鼻。
要真吃喝不愁,她还会骗他一个小孩的钱?
就连女武师也没想到,李伯阳在这方面有些天赋,几乎一学就会。
并在过后几年的时间里,又自己摸索琢磨,还花钱到监狱里和囚犯聊天,接触各类小偷:
专干扒窃钱财的“三只手”,掀开别人屋顶的砖瓦、弄个窟窿顺着绳索下去的“开天窗”,掘壁穿穴的“开窑口”、“开桃源”。
专干盗墓的“掘家”、“椎埋”,专趁天未亮时活动的“踏早青”,大白天动手的“白日闯”、“白日鬼”,黄昏时出人不意行窃的“跑灯花”。
高来高去的飞贼“翻高头”。他们是做的蹿房越脊的勾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