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 返京前奏·君臣和好 (第4/5页)
论起来,这满朝文武除了你这个赵喷子,谁干净?大臣皆可杀!”
赵御史见康熙发了脾气,不慌不忙地磕头奏道:“当年,崇祯帝之前也曾说大臣可杀,您可知大臣是如何回话的?”
康熙一听这话更火了:“你在考朕明史?不要胡搅,给朕滚出去!”
赵御史自顾自地回话,“明朝君臣的矛盾如前车之鉴,崇祯指责大臣可杀,大臣指责皇帝薄情。
‘大臣皆可杀,而朕非亡国之君’背后是崇祯帝对帝王操守的坚持,是天子为国而死的勇气,也是君臣异心、明朝覆灭的必然。”
“皇上熟读明史,应明白当年恩恩怨怨,明朝君臣矛盾到底谁对谁错?更应明白,大清不可走明朝的老路!
大清不是明朝,您不是崇祯,高士奇、李光地、明珠不是孙传庭、卢象升、袁崇焕。”
“臣也相信,皇上不会像崇祯帝那般,起初发现孙传庭、卢象升、袁崇焕才能时感动万分。
结果只要他们出现一点点的差错,就感觉受了欺骗,毫无怜悯之情将之抛弃。对袁崇焕进行凌迟处死,任由孙传庭、卢象升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含冤而死。”
见康熙若有所思,神色有所松缓,赵御史再接再励。
“皇上,高士奇、李光地、明珠乃至满朝文武,宗亲勋贵,在国库欠银一事上责无旁贷。甚至没有一个屁股底下是真干净的,可皇上,若他们真完美无瑕,您敢用?您能用吗?”
“何况,官场本就是宁用‘错’不用新,犯错的老油条再无能,总好过不经世事的新人。漕运、河工这事儿上,你不用高相、李相他们,难道打算让初出茅庐的张廷玉这些新苗子接手?”
赵御史最后故作感慨地叹气,“皇上,您非揪着朝臣们那点子错事,对他们不理不睬、不依不饶,又能怎样呢?难不成,真扔了为您效劳半辈子的高相他们?”
明珠、李光地、高士奇,一个比一个简在帝心,康熙早知道他们屁股底下不干净,但用的极为顺手,扔肯定是舍不得扔的,否则,他们如何会位极人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